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中药研发前沿中西医药技术融合之妙
发表时间:【2011-11-29】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1806】次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制药行业在研发投入翻倍的同时,批准上市的药物反而成倍减少,投入/产出比的急剧下降,预示着以“单成分、单靶点”为核心的药物研发之路将越走越窄。随着多基因疾病的发病风险与日俱增,多靶点药物的研发聚集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和期望。 
    对具备整体疗效优势的传统中药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何在后基因组时代的技术驱动下,实现中药药物研究方法的传承和创新,建立符合中药特色的整体药效评价体系,将是中药重新崛起的一条必经之路。 
    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的第一分会场内,一个题为“Medicinal Chemistry Inspired by TCM”的报告,在内容集中偏向化学药物的药物分子设计分会上显得格外醒目。负责该报告的是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中心主任徐峻。在他的引领下,与会者缓缓打开了中西医药融合的新视角。其中,“东方1号抗甲流颗粒”作为一个典型实例,对基于组方中草药筛选的中药研发新思路作了极佳的诠释。 
    “东方1号抗甲流颗粒”是一种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新药,尽管以中草药库作为药物筛选的来源,但整个药物设计过程却包含计算化学的图论算法、生物信息学的数据库检索引擎及中医药学的配伍理论、炮制工艺等多种方式方法。 
    研究者通过建立H1N1经典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基团模型,从中获取其药效基团的关键化学结构,再根据这一关键结构及其衍生物集合,对中草药化学结构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构效活性较高的中草药成分;然后,将筛选得到的成分重新组合、配方,创制出对甲流疗效更为显著的新组方。 
    此次展示令人们相信,像这类由中西医药比较研究阐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将为经典天然药物的疗效验证开辟出一条广阔之路。更重要的是,这种研发模式有望帮助人类进一步发掘天然药库的潜力,对抗不断变异和扩大的疾病谱。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