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中外科学家发现主流疾病研究方法缺陷 提出疾病关联分析应充分使用测序技术而非基因分型技术
发表时间:【2010-10-15】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1633】次
     由深圳华大基因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 “对200个人类外显子的测序揭示大量低频率非同义突变的存在”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这是中外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该研究对200个丹麦个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外显子组进行了深度测序,发现了大量以往未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其中大部分在人群中都以较低频率出现。该研究完成了目前在人类外显子区域规模最大、分辨率最精细的遗传图谱,并以翔实的数据证明,人群当中的低频率多态性位点富集了大量能引起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的变异,而这类变异在人群中受到自然选择作用,可能具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功能。
      最近有多项科学研究指出,以往对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疾病所进行的关联分析研究尽管从理论上可行,并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疾病关联基因,但却仅能解释复杂疾病遗传性的一小部分。这一现象被称为“遗传度缺失”,是当前复杂疾病基因组研究的一个主要难题。此研究首次证实,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易感性的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往往频率低,但是相关位点的个数很多。既往的复杂疾病关联分析使用的基因分型芯片仅对常见多态性位点进行测定,而无法研究低频率多态性位点,从而漏掉大量疾病关联位点,造成“遗传度缺失”。该研究不仅指出了目前主流疾病研究方法的缺陷,并颠覆性地提出疾病关联分析应充分使用测序技术而非基因分型技术,从而对改变科学家对复杂疾病的研究手段,推动人类健康与医学研究的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